【京江晚报】《江大附院心内科获“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全部三项大奖》

发布时间:2017-09-19 阅读:915 次

日前,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心血管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大会期间,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合作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CCC项目)进行了2017年度总结表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赵冬教授、刘静教授、AHA前任主席Sidney Smith教授、AHA全球医疗质量改善部总监Louise Morgan,以及来自全国30个省市150余家三级医院的代表出席了此次表彰大会。会上,江大附院心内科继去年获奖后再次蝉联“急性冠脉综合征医疗质量金奖”,并同时斩获“急性冠脉综合征医疗质量持续优秀奖”“心房颤动医疗质量进步奖”两项大奖,是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荣获全部三项殊荣的单位,标志其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管理理念等医疗质量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走在了全国心血管专业顶尖行列。

据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致死、致残率极高。国内外指南均强调早期开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特别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ACS的死亡率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而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与经济负担。目前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我国房颤患者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的比例较低,且抗凝治疗存在不合理性。为此,由AHA与CSC主办的全国150余家大型心脏病中心参加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心血管病医疗系统遵照指南建议进行规范的临床实践,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房颤临床数据的收集、分析、结果反馈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质量改善过程,以此提高对心血管病的救治水平,对改善医疗质量、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江大附院心内科目前是全市唯一一家心血管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规范、最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在科主任严金川的带领下,心内科现已发展成为一支集精湛的医疗水平、丰硕的科研成果、雄厚的教学实力于一体的心血管顶尖团队。科室拥有国际一流的诊疗设备,以及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医疗团队,具备国际水平心脏病救治能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领域,心内科依托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强大的优势与实力,建立了省内首个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化协同救治的新模式,该模式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及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同时科室开展了十余年ACS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的建设,有效地改善ACS“救治延迟”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心血管急症的整体救治水平,切实让广大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心脏病医疗救助服务。目前,已经有8个二级网络医院纳入该模式下,为镇江市及周边区域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随时接治,已救治数千例危重症的患者。

同时,心内科在心血管危重症及疑难疾病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微创技术有经桡动脉途径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三维标测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复杂、疑难各种类型的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包括ICD及CRTD)、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希氏束起搏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术,大血管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导管化学消融术等。科室每年接收大量国内及周边地区疑难重症患者,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国际化的医疗救助。此次斩获“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全部三项大奖,是国内外同行专家对其诊疗水平与疾病管理能力的再一次肯定。下一步,该科将加强学科建设,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全市心血管诊疗水平,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17年9月19日《京江晚报A07版》)